华南师范大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在华师大 师大是我家 | 送给每一个2017届高考学子

[复制链接]

73

主题

86

帖子

4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8 09:1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NICE MEETING U
--写在前面的话
深秋的魔都总是这样,天气中充满了随机数列的味道。在这样天气喜怒无常的傍晚里,总是有一种牵引着自己回忆的无法抗拒的神奇力量。
一年前的我们,和你们一样,在梦想和痛苦中挣扎。习惯了在天朦胧时起床,习惯了带着惺松的睡眼刷牙,习惯了胡乱吃早餐就直奔学校,疯跑着躲过查迟到的老师,习惯了无时无刻计算着距离星期日的时间,满脑的睡意却在急促的铃声被惊醒。那时你直想在这一刻睡去,但似乎坚强的我们也扬扬头,熬过了一个是非的今天。我们也许会在高高的书堆下睡去,即使是冬天也睡的那样温暖……醒来后,看着高考倒计时,用冷水洗把脸,再看看课程表上密布的日程和集中的考试,还是将自己扔回残酷的事实。
高三的苦痛,高三的无奈,我们无时不报怨,但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我知道你们和我们一样,也喜欢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下自己的誓言,喜欢和哥们和闺蜜坐在一起谈天论地一起起哄发泄一下自己心中的无奈,喜欢在下课的那一刻悄然睡去。但我们也害怕魔鬼般的训练和考试。那时的我们害怕考试,但我们又期待着每一次考试;害怕成绩的宣布,却又期待着成绩的宣布,假装不关心自己的成绩,却在没人的时候把成绩册翻了一遍又一遍,但不管进步还是退步,努力的汗水没有停止过。
敲到这里,不禁抬起头,看着眼前的窗外的世界,仿佛与一年前的自己宛如隔世。高考出成绩那天是我的生日,18岁生日,经过漫长的等待,面对着有些意外的成绩,还是选择了坦然的接收。一直喜欢上海这座城市,一个喧嚣却不乏生活气息的都市,最终选择了这里,华东师范大学。
说实话,高三的时候,我曾经也排斥过这所学校,因为我不太喜欢教师这份职业。但是真正了解之后还是发现,其实,这所大学今年面向安徽招收的只是非师范生,而师范类在这所大学只占20%,师范类单独设立学院,与非师范生分开,因为如此,我开始真正走近了这所大学并选择了她。迈进这片土地,我发现,我渐渐爱上了这所大学,成为了这所大学的一部分。
我们2016届合肥一中的华东师范大学学长学姐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一些心路历程,给每一个你拥有走过高三的勇气,也让每一个你更加相信未来,最最重要的,还是想通过我们的感受告诉大家一个真正的华东师范大学。
很高兴遇见你。
2016级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刘学长

01
从丽娃河到樱桃河
                ——这里是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位于魔都上海,作为上海仅有的四所985工程大学之一,承载了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这座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在新的时代绽放出灿烂的光辉。
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老校区坐落于美丽的丽娃河畔。丽娃河,一代又一代学子为之魂牵梦萦,华东师范大学的生命之河。
丽娃河能感动人、能化育人,因此许多人都把丽娃河看成是华东师大的象征,华东师大精神文化的源泉。丽娃河的历史源远流长。1930年,一个名叫柯罗莱夫人的俄罗斯贵族,向当时我国著名的实业家荣宗敬租地建造了一座西式的园林俱乐部,并根据一部美国影片的西班牙片名“Rio Rita”的译音,取一个浪漫动听的中国名字“丽娃栗妲”。林子里有一条河,也因此被叫做丽娃栗妲河。园林的主人和她的朋友们在这里游泳、划船、跳舞……
1924年建校的大夏大学,也就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因学校规模的扩大在俱乐部旁边开始建立新校址,热心教育事业的荣宗敬便把俱乐部的地产捐给了学校。从此,这块土地开始氤氲着大学的高雅之气。
比丽娃河历史更长的是师大的情怀。
1924年,由因学潮从厦门大学脱离出来的部分教师、学生在上海发起创办了一所私立大学——大夏大学。大夏以"自强不息"为校训,倡导苦教、苦干、苦学的"三苦精神"。次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及附中师生,为声援五卅运动,与校方激烈冲突,集体宣誓离校后创办了中国人自己的大学——私立光华大学。光华大学以 "培养高尚人格,激发国家观念"为宗旨,提倡"读书运动与爱国运动并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需要,1951年7月17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宣布,经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华东师范大学。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文、理、教育学科成为新校基础,8、9月间,同济大学动物系、植物系,复旦大学教育系,沪江大学音乐系以及东亚体育专科学校陆续并入华东师范大学。10月16日,学校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正式宣布华东师范大学成立。1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任命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孟宪承兼任校长,孙陶林、廖世承为副校长。
大夏大学的校园面积原仅300亩左右,1952年增加到800多亩。2006年学校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目前,两个校区的总面积达3100余亩。
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闵行校区,并将大部分专业迁往闵行。华东师大闵行校区内,温柔的樱桃河蜿蜒而行,与丽娃河遥相呼应。
即便身处两地,师大人都共同记着“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
求实,其意思是讲求实际、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出自于孙犁的《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创造,有意识的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的行为,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为人师表,出自《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一代代师大人正是怀着这样的校训,走出校园,走向世界,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属于华东师范大学的荣誉和奇迹。
2016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
王学姐
02
我们不止是师范
——带你正确地认识华师

在正式阐述之前,先插播一条真实的小故事,来自笔者的学姐。2015的暑假,在我的学姐录取结果下来时,作为当地的种子选手,乡里们自然是非常关心,于是……一个老奶奶问道:“xx,你被哪所大学录取啦?”“华东师范大学。”“师范大学?专科还是三本啊?没关系的,上了大学以后还有机会”……这样的笑话可能在你我身边并不少见,或许吧,毕竟“师范”二字带来的有喜有忧,今天,就让笔者来带你正确地认识我们华东师范大学——我们不止是师范!
Firstly,先带大家来打破对“师范”的成见吧,简单介绍一下我师的本科专业设置。除了大家有目共睹的师范专业以外,我们还有12个理学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以及微电子科学与工程;5个工学专业,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11个文学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翻译、新闻学、广告学;3个法学专业: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9个管理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2个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类与金融学类;4个艺术学专业:音乐学、美术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除此以外,我们还有哲学专业、历史学专业与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学也分七种:教育技术学、艺术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以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由此可见,我们华东师范大学的专业并不是人们意识中的只有师范类那么单调,相信这些专业里总有你感兴趣的几门。
其中,我校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教育学和地理学。其中,教育学排名全国第二(但貌似两年不在安徽招师范类了),地理学排名全国第三。除此之外,心理学、金融、统计类的专业也是在全国有相当的实力的。无论你擅长文或是理,你都可以在这儿找到足以施展手脚的专业!
其次,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华师的校园环境情况与硬件配置。华东师范大学分有两个校区,闵行校区与中北校区,(童鞋们的16届学长学姐们都是在闵行区)那就主要介绍一下闵行区吧。坐落于“闵大荒”,华东师范与隔壁上海交通大学隔路相望,虽然不及其恢弘气魄,但也算是大荒的一片亮丽风景线。作为新校区,虽然位于上海最为“不繁华”的地带之一,但还是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与自然风光,校园占地面积1800余某,有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学院、商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理工学院、地球科学学部、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还有最为霸气的图书馆,作为上海市最大的图书馆,一进入校园其便可映入你的眼帘。此外,我们还有四个食堂,价格非常人性化,菜品也算丰富,在国内大学中能派上前列。(虽然总体不及咱大合一的T_T)宿舍条件略次于咱大合一的(T_T),四人一所寝室,没有独卫,一层楼三所洗手间,每层楼一楼有澡堂。相较之下,中北校区作为老校区,整体环境条件要次于闵行区的,但毕竟位于市区,玩乐出行啥的要远远比闵行区丰富,当然,远离城市喧嚣的闵行校区或许更适合学习(与恋爱^_^)所谓爱在华师,我们华师的汉子妹子肯定有不让你失望的~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let’s get on to the next section~
2016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类
程学姐
03
爱在华师大
--师大精神
90年代初,上海的高校里一直流传着一段顺口溜:吃在同济、玩在复旦、住在交大、爱在华师大。说的是上海几个出名高校的基本特征:同济大学校内小吃很多,应有尽有;复旦大学学生异常活跃,无疑是最会玩的;上海交大财力雄厚,是最早出现四人寝室和二人寝室的学校;而我们华师大呢,外界盛传师大“遍地是美女”,这便是“爱在华师大”的先决条件,而有着艳丽名称的“丽娃河” 提供了地利的条件。曾经上海时尚周报《外滩画报》推波助澜,把华师大的丽娃河,与外滩、浦东滨江、康平路、余庆路、复兴公园、911路、上海博物馆等一起,并列为上海恋爱的十大地标。就连分众传媒的老总江南春谈起自己在华东师大的生活时,也忘不了当年“在学校丽娃河畔带着不同的女生散步的感觉”。你一定无法在上海的地图上找到这条河——丽娃河。华师大的美来源于流经校园的那条丽娃河,在绿树与教学楼之间,安静而妩媚地流淌着。现在的华东师大以前叫“大夏大学”,在华东师大的师生里,还流传着一个关于丽娃河历史的传说,这个传说版本透露出师生们独特的文学想象。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初,一位名叫何塞马利奥?费尔南德斯的西班牙侨民,造起上海开埠以来的第一座郊野度假村,可不久就成了一位白俄贵族的私人花园,这位贵族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名叫丽娃,丽娃爱上了一位中国穷书生,遭到了父亲的极力阻挠,最后在一个下雨的春夜,她跳进了这条河里,小河因此而得名。丽娃河边永远是两种人的好去处:背书的和恋爱的,清早和傍晚,高声诵读者与细声谈情者相安无事各取所需,种既美且静的环境。
   从校外走进校内,顿觉嘈杂声被隔绝,炎夏时分,校园内的一片凉意,在喧嚣城市间的一份难得的幽静。小桥流水,乱石嶙峋,所有的建筑与周围的绿树花卉都搭配得那么和谐,华东师大的校园植物种类仅次于上海植物园,到处可见石桌石凳掩映其中,随时可以坐下来歇歇脚。独一无二的丽娃河灵气十足,这一切也为爱在华东师大创造了条件。漫步在这样的校园里,处处都有可看之景,宛如进入花园,美不胜收。
2016级经济与管理学部工商管理类
吴学长
04
我与华东师大
——闵荒杂记
我所在的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被同校的学生戏称为“闵大荒”,因为地处魔都边缘,进入市中心得花上一个半小时。但是好在从本科生公寓骑行到剑川路地铁口只要十几分钟,上海的地铁四通八达,到了地铁站,去哪儿都好办。
“郊区”总有郊区的好。这是一个美丽的大学城,樱桃河畔绿柳扶风、白鹭飞翔,路旁花团锦簇、青草茵茵。闵行开发区大片的植被绿化在钢筋水泥的魔都里破开一片蓝天白云,来到这里的一个秋冬,我几乎没再见过雾霾,甚至连上呼吸道的慢性病也不药自愈。
不要担心在郊区的生活过于乏味,离宿舍不到两百米就有一片娱乐区。而且不存在什么鱼龙混杂的酒吧,是一些颇具特色的饭馆儿、一座超大的双层物美超市、一个内置极好的时代影城。这一切公共场所基本上就是为华师大和与我们隔莲花南路相望的交通大学所设,绝对可以保证你过上便捷、丰富的生活。
谈完生活的部分,该是看看学校的软实力——学习环境。图书馆是大学的灵魂,华师大的图书馆分为主楼和裙楼,汗牛充栋,文山书海。你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本你想要的图书。供自习用的桌椅很多,但是到了下午人流高峰期的时候座位还是比较紧张。如果你找不到满意的位子,或者更喜欢教室这样的自习环境,二教和四教时刻准备着自习教室。
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还有学生会、团学联这样的组织,这些大学里必不可少的组成就不过多赘述。
最后,提一下大家肯定会关心的问题,宿舍条件。虽然比不上大合一,但是是上海985里很棒的了,而且全天不断水、不断电、不断网,请尽情嗨吧!
2016级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类
金学姐


给学弟学妹们的tips
给考虑过填报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弟学妹们几点建议,以下:
1、第一个想说的,关于“师范”二字。最大的误区可能在于,大家普遍认为所谓“师范大学”就是专门培养人民教师的。其实不然,华东师范大学本质是一个大写加粗的综合类大学,学校也一直在努力去师范化。(目前校内专业只有20%属于师范类)师范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院存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除非特意接触,很难感受到师范气息的存在。同时作为一个师范院校,华师大的学风还是很正的,学习氛围也很棒,如果你想在所在专业上做出一些学术成就,这里会是你能够施展自己的舞台。
2、在填报志愿之前,认真想一想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大学四年更注重自己哪方面的能力,以后希望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处在华师大分数线左右(理科全省约2500-4000名)的学弟学妹们往往面临综合性985和强势211的选择。如果更注重自己综合能力的培养,希望在大学校园里有更加全面的见闻,建议选择综合性985,比如华师大和分数相差不大的中山大学一类;如果想做某一领域的精尖人才,选择专业偏向性更强的学校更为合适。比如想学法律相关可以考虑中国政法;理工科考虑天大、华南理工;经济金融考虑西财。
3、关于要不要填报华东师范大学,想给大家一些更详细的小建议,此处没有无脑安利或者无脑黑,保证真诚。
值得选择的方面:
食堂饭菜好吃,夜宵也很棒,外卖选择也很多。上海本地饮食特色偏甜,这一点其实对大部分安徽人算是不友好的,我在上海其他高校读书的同学也对这一点颇有怨言。但是华师大的食堂兼具各地的特色,各种口味的同学应该都能在食堂找到自己的真爱。
学风很棒。很多课程要求都比较严格。上海的高校大多比较重视英语和计算机,华师大尤甚。尤其是十分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
转专业比较轻松。(但是可能需要补上大一的专业课)如果未能进入理想的专业修读,可以在大一下学期申请转专业。相对于其他很多学校,华师大转专业还是比较轻松的,而且这种现象在校内也非常普遍。
自由度很高。宿舍不断电不断网,就我的专业(新闻传播)来说,不查寝,夜间寝室楼无门禁。
就学科实力来看,华师大文理科很强,比如说文科中汉语,法学,新闻等等以及理科的地理,数学,化学,心理等等。工科专业中计算机,软件都是顶尖水平。其他的工科专业,在学科实力和学习环境上,或许不及传统理工科强校,但是绝对没有一门鸡肋。
和交大对门,可以和学霸小伙伴来个华师交大之约啊。
2016级传播学院新闻传播专业
张学姐

相识你 华东师范大学
2016级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夏学姐
“春风拂岸柳,夏雨催鸣蝉,秋水映丽虹,冬雾迎霞光。”这是华师大校歌中的一段,室友经常唱给我们听,熟悉的旋律,却每次都能带给我完全不同的的感觉。
入学时,正是夏秋相交的九月,走在校园的路上,不经意抬头,便能看见微染上金黄的法梧,在依旧灿烂的阳光下跳跃着,一如我当时满怀着期待的心情。如今已是十一月,寒露已过,秋意亦浓,路两旁是落了一地的梧桐叶和已然成为我生活一部分了的华师的一景一物。
过去的两个月,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恰好够我与华师相识,与华师中文系相知。在中文系开学典礼上,老师戏称华师大的中文系是“长寿之系”,现在看来的确名副其实。在华师的生活如果非要用个词来概括的话,那这个词一定是“悠闲”。每天早晨慢悠悠的从宿舍楼走出,穿过小径,走过满是梧桐的路,走进教室去听上一节课。如果运气足够好的话,可以遇见一个空课表的下午,这时候,无论是去教学楼不远的图书馆感受浓浓的学习氛围,学习怎样去沉迷与学习当个学霸,还是留在安静的寝室发呆看书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开学典礼到中文系“寒露即降,晨语初响”迎新晚会,再到“世说心语”华语原创文学颁奖典礼,不知不觉间已经经历了那么多的活动。每一次都学到很多东西,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悠悠闲闲中,也迎来了第一次的论文作业,第一次的presentation,第一次的排版任务以及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对应的,我也在每次的第一次中逐渐成长着,追逐着好的自己。
“求实创造,为人师表。”是华师的校训,诚然,不一定每个人最后都会为人师表,但“求实创造”却是大家一直坚持的一个信念。从身边的同学还有老师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伴随师大人永恒的精。

结语
                           --我们在樱桃河畔等你
洋洋洒洒近万字,我们用我们的文字给每一个你我们心中最真实的华东师范大学。我们真诚的祝福你们,希望你们能够在痛并快乐着的高三日子里能够得到你最渴望的梦想,到达你心中最为神圣的象牙塔。
最后,我想告诉你,我们在等你,华东师范大学将用爱在华师大的精神欢迎你们的加入,我们会用合一人宽广的胸襟为你们在华东师范大学展开你们未来人生的画卷!我们欢迎你们的任何问题,这是合肥一中华东师范大学QQ群:579406192(别忘了备注你的身份和真实姓名哦~)
2017年9月,我们樱桃河畔见!
  图片:张学长 (2016级理学院数学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