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磅消息】2017~2018箭牌“垃圾投进趣”全国青年公益实践大赛华南赛区区域赛明天正式开赛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172

帖子

7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8 09:1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7~2018箭牌“垃圾投进趣全国青年公益实践大赛华南赛区选拔赛
时间12月10日早上9:30~13:30

地点: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明德楼报告厅2
承办方:新长城北理自强社
评选方式:现场展示方案
评选标准: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参赛队伍:14支高校团队
校外媒体: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中新社、新快报、信息  时报、澳门商报、珠海电视台、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珠海网

距离华南区区域赛还有不到一天的时间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明天大家便可领略华南赛区各校团队的风采
期待您们到场观看
为他们加油打气、疯狂打call!


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本次大赛参赛的队伍吧

1
袋鼠团队
        “垃圾去哪儿”策划方案项目以环保与科技双驱动开展,响应珠海市政府号召,结合社区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环保宣传活动。运用商业化思维开拓创新,用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思想解决环保的顽疾问题。

成员简介:
项目简介
胡一雄: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15级信息学院学生

杨  虹: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15级会计与金融学院学生
缪省皓: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15级民商法学院学生
团队成就:
1、“2016-2017箭牌·全国青年公益实践大赛”全国第12名。荣获“优秀策划奖”
2、“SAP青年责任梦想+”华南赛区十强,荣获校内赛“金奖”
3、自主设计“携手接过老党旗”项目成功中标“珠海市翠香街道办第四届社区公益项目认购活动”,并获得政府公益扶持资金2万元。
团队成员共计获得公益类国家级奖项10项,校级奖项12项,院级4项.


W·E团队
2
项目简介

        我们的方案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线上以宣传为目的,通过新媒体等多种平台和方式进行活动推介,扩大影响,鼓励群众参与;线下以参与为准则,鼓励群众实践体验,提高群众意识。


团队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团队介绍:
       W·E团队队名寓意为追求Wonderful Environment(绝佳的环境),这一寓意与整个比赛的主题“垃圾投进趣,包好不乱丢”相匹配,同时队名的首字母缩写构成WE寓意“我们”。不仅表达我们追求Wonderful Environment公益目标,而且表达了W·E团队是一支种注重团结协作、拥有集体荣誉感的团队。
        W·E团队成员具有多样性,成员分别来自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团队成员均有丰富的公益活动经验与公益想法、过硬的个人能力,是一支真正的“跨学院、跨专业”的复合型团队,这些都是我们参与比赛的优势。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比赛,实践自己对环保公益项目的想法,进一步向人们宣传“垃圾投进趣,包好不乱丢”的环保理念,并鼓励人们在项目结束后继续践行此环保理念。把我们的周边的环境真正意义上成为Wonderful Environment。


3
We Throw团队
        WeThrow团队,是一个以创新环保为核心理念,以实现一个美丽环保的社会环境为目标的大学生团队。我们相信,环保一直是一个长期坚持的事业,并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可言。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自动化专业的我们是不择不扣的工科生,但工科专业的我们也有一颗文艺的心~我们将科技与环保相互结合,用创新的方法将环保变得更加有趣!
团队简介

Green Hu队
4
项目简介

分为三个部分:
A、社区的群众可以主动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来制作生活用品工艺品美术品 将其中想捐赠的交给我们 我们也可以上门收集 废旧物品也可以我们提供
B、我们将会将收集起来的产品统一进行线下摊位网上拍卖销售 将所得的钱财统一捐赠给环保公益组织
C、我们将钱财统一捐赠给环保公益组织之后 可以向环保提出申请 提供给我们原材料废旧物品让我们进行制作销售
从而形成一个循环A-B-C-A


下图为该团队用废旧物品制作的两件成品:


5
绿箭侠团队
        团队围绕着本次大赛的主题设计了针对大学生和小学生群体的创意环保推广活动。整个活动分为线上和线下相互联系地进行。线上从微信、微博、视频制作与传播、等这五个角度实施传播策略。线下设计了三个环环相扣的活动,分别是路演、“我想回家”垃圾博物馆、义教环保教育。该项目的最大创新点在于它具有可持续性,可复制性强。
项目简介
团队简介
        三名队员都曾是北师珠创行的队友。队长李慧雯来自传播学,有较为扎实的媒介、宣传方面的知识,曾担任过校内校外活动的媒体志愿者,有丰富的新媒体运营经验。队员张书睿来自会计专业,在财务分析和运营管理有较强的理论储备和实践能力,曾在北师珠创行策划各种大型活动,具有丰富的活动策划经验。队员李嘉立曾在北师珠创行中负责视觉设计,曾为小企业做形象设计,在设计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超能力战队
6
项目简介

        为了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我们决定先从大学校园内入手。让当代大学生更有环保意识,推广垃圾一定要投进框内的意念。为此,我们针对性地选择,联合北师珠的公益社团,举办一些好玩的游戏、常识问题的有奖竞猜与有关公众号的推广,让更多人参与活动,并认识到将垃圾要包好不乱丢的重要性。我们尽量压缩物资所需的资金,通过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同学们。我们的方案适合学生的心理,真正地做到让大家具有环保意识。

7
The Creators队
        根据现下校园垃圾处理不当及垃圾桶分类不够明确细致的现象,利用高速发展的智能科技设计出一款新型垃圾桶,并结合线上线下双重奖励制度,提高学生参与环保事业的积极性,从源头上进行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
项目简介

团队简介
成员:蔡思婷、麦定怡、胡甜甜
团队成员介绍 :The Creators由三名异于性格,却同于热心公益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的成员组成。团队致力于结合高速发展的智能科技,希望围绕“创意公益”的核心概念设计出一种新颖独特的创新方案,以提高大学生的公益事业参与积极性,号召更多人的加入环保的行列,为社会公益贡献力量。


小猪精城管大队
8
项目简介

        垃圾分类“袋”起来:经过长期观察,我们发现我们的校区垃圾分类工作有所欠缺,但是垃圾分类是环保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展开校内问卷调查后,我们决定设计一款独特而新颖的垃圾袋,结合线上与线下宣传,在校园内推广,使垃圾分类得到落实,从而促进校园内的垃圾分类。

成员简介
方丽婷: 小猪精城管大队队长。性格活泼开朗的她常有许许多多的想法和创意,也为此次比赛奠定了一定的想法基础。 热诚而乐于辩论的她在表现上也绝对不输他人。
凌珑: 小猪精城管大队的图案及海报等设计师。善于交际的她在绘画方面也有超出寻常的天赋。在此次比赛的创意中她的绘画和设计能力也让团队的方案好似如虎添翼。
陈诗诗: 小猪精城管大队操盘手。 大方热情的她在很多头脑风暴中都有自己的见解。在团队创意产生的过程中,她另辟蹊径的想法为一度陷入困境的团队找到了新的方向。


9
叶脉队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小组设计一个长期性、宽领域的“包好不乱丢、垃圾投进趣”活动--i am one day sanitation worker.即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亲身体验清扫道路工作,在帮助到环卫工人的同时,将对垃圾“包好不乱丢”的浅在意识,转化为在生活就做到垃圾“包好不乱丢”的实际行动,将“意识”转化为“习惯”。事后与环卫工人合影留恋,为环卫工人拍摄短视频,记录他们辛勤劳作的场景或者记录他们想对大学生们(其他公民)说的话。
项目简介

林培姗:来自华南师范大学,今年大二,主修新闻传播专业。平时喜欢参与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热心公益,喜欢唱歌,旅游,运动,同时也比较关注环境问题,看到美丽的环境因为小小的垃圾而受污染真的觉得很糟心。参加这次的垃圾投进趣活动觉得很有意义,希望能够发挥自身的力量去为环境做贡献,哪怕一点点。

陈若丹:来自华南师范大学,今年大三,主修生命科学专业。热爱生物、关注生态环境的我,深知环境污染带给人类、其他生物以及生态系统的破坏有多大。所以我作为环保社团一员,密切关注着环境保护活动,如:今年10月份实地探访广州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二分厂,深入了解了广州市垃圾处理和焚烧的过程。也筹备过许多有关于环保的活动和项目,如:爱心书屋、水电节节show等。

G.E.B团队
10
项目简介

        为了能更好的改善华南师范石牌校区垃圾分类的状况,使可再利用的资源能重新运用到生产中。我队伍通过调研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垃圾分类状况,分析人们垃圾分类意识与行为,从完善垃圾桶设置及垃圾分类标志、制作垃圾分类知识科普宣传海报及视频等多个方面着手(如下图),以创新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如创建微信公众号,映客直播,并参加校提案大赛,增加方案的可行性,后期也将通过问卷调研,反馈推广效果。
队长:林丹芸,曾任班级团支书、班长、三下乡队长、生态绿叶社干事,有丰富的文案撰写经验,同时不仅热爱环保,参与策划多场环保活动,也热衷于公益,暑期曾担任队长前往潮州支教。

队员:杨伟伟,有较为扎实的媒介、宣传方面的知识,并且曾任院团委信息部干事,有较强洞察力,文字、摄影、制图均有涉猎,且曾任校青协队伍负责人,策划举办过多场创意环保活动,关注环保,热心公益。

队员:姚朋炳,原就读旅游管理专业,在财务分析和运营管理有较强的理论储备和实践能力,也有新媒体相关工作经验,为团队增添商科背景,使得团队更为完整和全面。

11
羊城网绿队
        与怡乐社区小小探险家一同改造垃圾桶脏乱臭形象、解决社区垃圾未入桶问题。携高校大学生开展创意实验团,引发年轻人对环保问题的关注,提倡用创意思维做环保。线上线下趣味联动,羊城环保大使形象IP全程参与,呼吁全民“包好不乱丢”。
项目简介
团队成员合照:

易千瓦团队
12
项目简介

        为了解决学校食堂垃圾分类的问题,从实际设计与思想宣传两方面出发,来切实解决问题并扩大影响力,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共建绿色美好校园。因此设计了几类实用的东西以方便垃圾分类。如饮料瓶投票机,传单回收架等。
2 1
3
团队简介
        该团队由两个人组成,队长姚望洁来自机汽学院,队员柯洽来自化工学院,我们都热心公益活动。我们对食堂的垃圾分类与回收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所以组成了一个团队。通过走访学校各区的食堂,进行调查并了解周边同学对食堂垃圾回收的看法,最后整理出一份策划。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一点力量,发表出自己对食堂的垃圾回收的一点小建议,让周边的环境变得更美好。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的主题:包好、分好、放好,为了校园美好!


13
小太阳团队
        乐色大作战方案:如今这个社会,工业化商业化日益发达,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更加得突出,垃圾随意丢弃和未分类现象还未得到解决。于是我们小太阳团队就将主题定在了促进校园垃圾分类这方面。我们游览了本校华工五山校区及邻校华农的垃圾分类情况,并做了问卷调查,确定活动对象是在校大学生。
项目简介
  团队简介
        该团队取名“小太阳”,希望能像太阳一样为环保公益事业注入自己的一束光。由3个有想法,有热情,有策划经验的逗比组成,利用理工科的优势,设计出适合垃圾回收的实用性产品,通过有趣的活动唤起更多人的环保意识,让“垃圾投进去”成为一件随手可完成的事情而不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我们希望能尽自己所能改善社区环境,垃圾不再乱飞。

FY团队
14
项目简介

        物以类聚 人以“情”分——高校学生公寓垃圾分类的厦大模式: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本项目选取厦门大学学生公寓为试点,构建出一套高校学生公寓垃圾分类的新模式。该模式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废纸类、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五类,同时从多渠道宣传、开发分类引导工具、全方位监督及内外部激励四个方面加以配套,解决大学生垃圾分类过程中的“分什么、为什么分、怎么分、分得如何及分类动力”问题,提高了垃圾分类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认同。

团队简介
成员均来自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队长:乔碧汀(女),学生会组织部部长,成绩优异,担任多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
队员:赖颜,学生会技术部部长,多次参与广告设计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主要负责宣传部分。
队员:邱泽南,学生会副主席,在学校负责工资绩效的统计,在本项目中主要负责物资采购和相关联络事宜。
以上就是各个团队的简介
相信里面肯定有你认识或喜欢的队伍呢
大家可以明天到现场为他们疯狂打call
明天早上9:30明德楼报告厅2
不见不散


以上团队提供的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考核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